8月11日下午14:00時,立秋剛過沒幾天,天氣正好,微風不燥,陽光正暖。在公司領導的殷殷囑托下,記者帶著攝影攝像器材,拿著早已列好的采訪提綱,踏上了追尋退休老干部、原西寧鋼廠黨委書記呂興國紅色故事的旅途。
為了更好地了解呂老的故事,經公司領導多方聯(lián)系,記者首先找到了與呂老一起工作過的宋付軒?!白甙?,我?guī)闳卫霞依铮黄鸹貞浕貞洰斈甑哪嵌螘r光?!痹谒卫系囊]下,記者見到了呂老。
“哎呀,你們過來了呀,快進來!”開門的是呂老的愛人,她熱情的邀請我們進去。走進客廳,就看見呂老立在沙發(fā)前,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。今年83歲的他,看著比實際年齡要小很多,穿著一身板正的淺灰色休閑西服,聲音洪亮,精神矍鑠。
呂興國,男,漢族,河南省新鄉(xiāng)市人,出生于1938年11月,畢業(yè)于鞍山鋼鐵學院,高級工程師,先后擔任過西寧鋼廠黨委書記、西寧市委書記、西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,現(xiàn)任省人大常委委員。
記者:響應毛主席和黨中央號召,投身三線建設來西鋼參加工作時,您是怎么想的?
“自愿申請來西鋼的時候,領導不放人,要西鋼拿5個人來換?!睋闻d國介紹,自1963年從鞍山鋼鐵學院冶金系畢業(yè)后,就分到了齊齊哈爾鋼廠第二研究所第二研究室,專攻新產品的試制和老產品的質量提升,先后獲得了“五好職工”、“先進個人”等榮譽稱號。
熟悉西鋼歷史的人應該知道,按照毛主席“備戰(zhàn)備荒為人民”的號召,以遼寧本溪鋼廠為首的一大批英勇建設者,滿懷鋼鐵報國的雄心壯志來到高原,用汗水與血水煉出了青藏高原第一爐特殊鋼。“響應黨的號召,能夠參加祖國的三線建設是莫大的光榮?!痹趨闻d國的記憶中,那個時候能被選中上三線的人,都是最優(yōu)秀的人才。在這種意念的驅動下,他經過軟磨硬泡才讓領導放的人。
記者:來到西鋼后,您是否遭遇過感覺難以克服的困難?遭遇這些困難時,您是如何克服的?
“沒有住的地方!”據呂興國回憶,剛來西鋼時光禿禿的一片,只能暫居在老鄉(xiāng)家里。沒多久,妻女也跟了過來,為了不麻煩老鄉(xiāng),呂興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,在后山挖了個窯洞住了下來,這一住就是整整八年。
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,六七十年代的西寧,環(huán)境有多惡劣,春夏黃沙漫天,秋冬冰天雪地,是常有的事?!耙坏蕉?,窯洞里的冰碴子就漫進來近一米?!眳闻d國唏噓不已。但當時國家有困難,廠里更困難,他不以為苦,還常常以毛主席“與天斗,與人斗,與地斗,與各種困難斗”的精神勉勵自己。
記者:當前全國上下都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能不能給我們分享一下您在西鋼工作的那段時期,當時的西鋼人所展現(xiàn)出的工作狀態(tài)和精神風貌?
“一呼百應,黨委有指示,工人就有響應!”談及記憶中的那段時光時,呂興國興致高昂地告訴記者,自1985年擔任廠黨委書記后,他心里裝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蓋房子,但是由于當時企業(yè)發(fā)展乏力,已經處于半停產狀態(tài),蓋房子更是不可能實現(xiàn)的事。
面對發(fā)不出上千名職工工資的艱難局面,呂興國第一時間就是到各個車間調研,并號召全體干部職工把家里的廢鋼拿到廠里來,為鋼廠儲備廢鋼做出一份貢獻?!爱敃r大家的熱情都很高,就差把鍋碗瓢盤都拿來了?!痹谌珡S干部職工的齊心協(xié)力下,鋼廠廢鋼庫存量達到了3個半月,有效保證了生產。
“儲備廢鋼只能解燃眉之急,但還救不了西鋼?!眳闻d國說,經過調查研究,“沒有重點產品、設備裝備落后、改革措施不新”是制約當時西鋼發(fā)展的三個核心問題。
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,以單亦和、呂興國為“領頭羊”的廠黨委,研究制定了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、技術改造生產裝備、制定獎金激勵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舉措?!岸堒囬g是西鋼重點改造項目之一,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時,省建設廳的專家們告訴我們,用三年時間建好,革命就成功了一半?!眳闻d國告訴記者,省建設廳給西鋼的時間是三年,但西鋼卻等不起三年。
為了快速建好二軋車間,呂興國先后與黨員領導干部、工程技術人員、普通職工群眾、綜合處干事召開座談交底會,征求意見,統(tǒng)一思想?!澳芨?!”干部職工們堅定的回答,讓呂興國吃了個定心丸。
“為了鼓舞士氣,所有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承擔了起了開工第一天的活,大家都是光著膀子打地基。”呂興國回憶道,為了快速建好二軋車間,公司成立了由黨員、團員組成的100個突擊隊,由西鋼人自己承擔起了建設工作。在這種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的引領下,短短三個月就建成了二軋車間,為西鋼下一步的發(fā)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扎實舉措下,西寧鋼廠生產局面大幅改善?!耙M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后,一煉鋼的產量增加了3倍以上,每月增利近500萬元?!眳闻d國滿臉笑意地說到,從那以后,干部職工的干事熱情越來越高漲,生產經營越干越紅火,三年半就賺回了一個西寧鋼廠。
記者:學黨史的過程中,您感觸最深的有哪些?對學好黨的百年歷史,您有什么意見建議?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生活中怎樣才能傳承黨的精神血脈?
“學黨史,很大的事情,很重要的事情,黨史學不好,黨的建設就搞不好?!闭劶包h史學習教育,呂興國鄭重地告訴記者,習近平總書記在各類講話中,必定提到的是加強黨的建設。
“在西寧市第十五次黨代會上,就加強黨的建設,我提了關于加強德的建設的建議,得到了與會同志們的認可?!眳闻d國很是認真地說,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視察時,就“學史崇德”作出了“大德、公德、品德”三個方面的重要論述,這對加強德的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。
“我給自己定了個規(guī)矩,認認真真的辦事、清清白白的做人、堂堂正正的為官?!闭劦近h員傳承精神血脈時,呂興國以自己的人生格言,號召全體西鋼人與天斗、與人斗、與地斗、與各種困難問題斗。
記者:您先后擔任過西寧市委副書記、書記,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和省人大常委等職,站在政府的角度,請您談一談西鋼對于當地經濟社會發(fā)展起到了哪些作用?把握新發(fā)展階段,踐行新發(fā)展理念,融入新發(fā)展格局,您認為西鋼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,有什么好的建議?
“嚴格來說,西鋼對于中央的貢獻也不小,在當地經濟發(fā)展上一直是核心支柱?!睋闻d國介紹,在他擔任西寧市委書記的那段時期,西鋼每年向政府繳存的稅款是青海省全年產值的六分之一,為當地經濟發(fā)展做出了卓越貢獻。
面對“把握新發(fā)展階段,踐行新發(fā)展理念,融入新發(fā)展格局”的問題,呂興國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意見建議,一是抓人才。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,把人才建設放在首位,才能早日實現(xiàn)強企富家。二是抓重點。要進一步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狠抓產品質量,打造拳頭產品。三是抓技術。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,就必須堅持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裝備企業(yè)、改造企業(yè)。
回答完上述問題后,采訪已持續(xù)了三個小時,雖意猶未盡,但考慮到年歲已高的呂老,記者便致謝告別了老人家。
在返程的路上,細細回憶呂老的所言所為,記者深感欽佩,尤其是那一句“西鋼有一名干部職工沒住上保障房,我自己就決不住進樓房”的話語,他說這么說的,更是這么做的,直到調離西鋼擔任西寧市市委書記后,呂老還依然在西鋼住了兩年的干打壘平房,這就是一名共產黨人為民服務的初心。